笔记,还有一封简短的信。
信上说他担心旅途中发生意外导致资料遗失,所以提前让人送来部份。
李卫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然而,随着约定日期一天天临近,汤普森那边却传来航班延误的消息。
李卫国每天都焦急地关注着新闻动态。
终于,等到了汤普森到达的那天。
李卫国早早来到机场迎接,当看到头发花白、拄着拐杖的汤普森缓缓走出通道时,他快步上前紧紧拥抱住对方,两位老人眼中闪烁着泪花,他们知道,接下来要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,不仅是友情的延续,更是向世人传播和平理念的开端。
两位老人开始着手撰写回忆录。
他们找了一个安静的小院,每日坐在院里的大树下,一边回忆一边书写。
周围邻居们时常好奇地观望,偶尔也会送上些自家做的点心。
在撰写过程中,他们发现彼此记忆存在一些差异之处。
比如某次战役的具体时间,或者某个人物的名字。
于是他们四处查找资料,询问当年的其他战友。
这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,但两人互相鼓励从不言弃。
回忆录快完成时,他们联系出版社。
可几家出版社都拒绝了,认为这种关于战争苦难的回忆录受众少。
但他们没有放弃,最后找到一家愿意出版的小出版社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日子就这样如流水般一天天逝去。
在这漫长的时光里,那本回忆录犹如一颗正在孕育中的种子,在两位老人的悉心浇灌下逐渐成长、成熟。
终于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,当第一缕曙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时,这本承载着无数回忆与情感的回忆录大功告成!
那一刻,两位老人紧紧地握着彼此的手,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,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:“太好了,太好了……”那激动的话语仿佛是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洪流,带着无尽的感慨和喜悦。
不久之后,这本回忆录正式发表,并迅速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。
各大媒体竞相报道,它的相关消息如同燎原之火一般,瞬间占据了报纸的头条位置。
人们争相传阅,被书中所讲述的那些真实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打动。
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,重重地敲击在读者的心弦之上;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幅生